目前分類:》父母必修 (4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【轉貼】 孩子,我沒虧欠你喔~獻給台灣家長 

一個美國小孩問:
爸爸我們很有錢嗎?
爸爸答:我有錢,你沒有。
所以美國小孩從小建立{自己努力}的觀念。繼承父輩祖業...也如此傳承幾代,就此成就百年企業。

有個台灣小孩問:
爸爸我們很有錢嗎?
爸爸答:是...我們很有錢...等我死了,這些將來都是你的。
所以台灣小孩被寵壞了~爹努力賺錢,他們就大把花錢...整日遊手好閒,等著繼承財產.
接手父輩產業後...很快揮霍殆盡~應証了{富不過三代}的古訓。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灣政壇知名行政院長孫運璿,生前曾給兒子寫過一封信,這封信最近才流傳出來,並很快的流傳於各大網站,很多父親看後感觸很深,其實這信適合所有人看!

[下輩子,無論⋯⋯愛與不愛,都不會再見] - 孫運璿送給兒子的備忘錄

我兒:寫這備忘錄給你,基於三個原則:

● 人生福禍無常,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,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。
● 我是你的父親,我不跟你說,沒有人會跟你說這些事?
● 這備忘錄記載的,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來的體驗,可以為你的成長省不少冤枉路。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1005789_512120905531662_615869274_n

(2013-7-22 12:50)

大家好,我是王寧。

今天能站在這裡,純屬偶然。

為什麼說偶然呢?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採擷國語日報 主編/郭玉慧 美編/林玉玲 )

在現代商業社會中,由於父母平日忙於工作,陪孩子的時間不多,每逢假期又忙著帶孩子往外跑,逛百貨公司,到遊樂場所玩。但是,這樣能夠增進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嗎?感謝有常輩教我,利用放假的時候陪孩子整理東西,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
因此,我找一個星期天下午,「邀請」女兒一起來整理她的書桌。 準備好工具: 一開始,我先問女 兒她覺得哪裡最亂、最常用?她說是大抽屜,因此我們決定從大抽屜開始下手。在整理之前要把「工具」先準備好,包括一般的垃圾桶和紙類回收垃圾桶、打溼的枺布、廢紙,各種大小收納盒。再進行分類,因為筆最多,就先從筆開始,首先利用收納盒來協助分類,鉛筆(已削和未削的要分開)、自動鉛筆、彩色鉛筆、原子筆、螢光筆、亮亮筆(現在花十塊錢商店買了一些塑膠收納盒),還要一個托盤(可以用來把抽屜的東西倒在上面) 分類收納: 我們大膽的把大抽屜裡面的東西全倒在托盤上面樣還真多),分好後再和女兒商量它們的去處。

女兒上小學四年級,她說現在大都用自動鉛筆,已經很少用削的鉛筆,因此,我們先把還沒削過的新鉛筆用舊的、空的鉛筆盒裝好。裝的時候,我和她再一次欣賞每一隻鉛筆,幾乎每隻鉛筆都是我和她在文具店「精挑細選」的「戰利品」,有她最喜歡的「大眼妹」、「小熊維尼」等圖案。我建議她將一些新的鉛筆送人,試試她會不會捨不得。

小時候,她不大捨得將東西送人;難得的是,這一次她覺得我的建議不錯。其他已削鉛筆機削好,看起來整齊且隨時可用,用收納盒職蒚禲A放進大抽屜;當然,要先用打溼的抹布把抽屜擦乾淨。這時,女兒發現原來抽屜這麼髒,以後要經常整理。接下來要對付的其他各種筆,逐一在廢紙上畫,若是「不通過」,它的命運就是直接丟入垃圾桶,好用的才有資格整齊的瞻J收納盒,放進大抽屜。接著,用各種大小合適的收納盒繞i大抽屜,有點像「組合積木」,我和女兒討論最常用的放最外面,依次最裡面。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人都控制不了上網的癮頭,更何況是小孩
電玩、電腦等線上遊戲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,是無法駕馭的極樂誘惑
太早接觸,小心毁了孩子的身心發展~~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成學生網路成癮 全球最嚴重

2012-02-29 中國時報 張翠芬/台北報導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mainpic_s_w3.gif

來源:奇蜜電子報

『不生病』學校

幾天前,有一位媽媽打電話到幼兒園,她說:『我不在乎孩子在學校學到什麼,我想找一所『不生病』學校。』

孩子剛上幼兒園,由於身體的抵抗力尚差,跟外界的接觸一下子擴大了,容易在幼兒園的群體接觸中,彼此感染一些疾病,我們稱為「幼兒園生理症候群」,然而,許多孩子常見的傳染病,即使是沒上學的孩子也有可能被感染。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來源:奇蜜-親子理財


金錢的意義

在日常生活裏,錢除了具有可以購買物品的實質意義之外,還具有社會、心理的意義。譬如︰贈予別人金錢,表示對他的關心或友誼;對孩子來說,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錢,可以給他一種獨立感。

依照孩子的發展,四、五歲的孩子通常只知道有「錢」的存在,「錢是可以買東西的」,但對錢的實質意義並不清楚,不了解不同單位的錢有什麼不同(只可能以紙幣、硬幣的大小來判斷),所以用錢的能力還不容易建立。六歲以後,他較具有數字的概念(例如︰學會了「一個五元等於五個一元」),對錢的多少和價值也會逐漸清楚。

既然學齡前的孩子對金錢概念仍非常有限,也缺乏使用它們的能力,那麼我們是否有必要給他零用錢呢?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作者:不詳  

每年國中基測或是大學學測、指定考試放榜後,位居榜首的學生,常成為媒體爭相採訪對象。從相關報導內容中,大概可以歸納出一些「公式」,就是這些學生多半沒有補習經驗,他們生活作息正常,不熬夜,休閒生活也很多元,花許多時間經營自己興趣。

我的二個孩子絕不比別人聰明,在求學過程中都沒有補習,鮮少熬夜念書,也很積極參與社團活動,而她們一直都還維持不錯成績。我自己的觀察是,她們有非常規律的讀書習慣,懂得安排時間,最重要的是,她們有充足睡眠

在孩子剛進小學時,我就很清楚讓她們知道按時完成功課是自己責任,培養她們課前預習、課後複習習慣,告訴她們考試前應如何規劃溫習功課的時間,規定她們放學回家一定得先寫功課,而且要在我回家前做完,我下班回家就要檢查。

她們從小就很聽話地遵守這項規定,久而久之養成習慣,直到高中都是放學回家就做功課。我和孩子都很少看電視,她們上小學前八點睡覺,上學後固定上床時間不會因週末假期而改變,讀小學時,她們晚上九點前一定關燈就寢,國中時是十點,高中最晚約是十一點半。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昨晚帶倆小去診所給蕭醫生看,對於兒子整晚發燒不退很是擔憂,問醫生退燒藥無法有效退燒怎麼辦

蕭醫生很酷的回答:「洗冷水澡啊,我的藥一定至少要隔四小時才能再吃,,發燒不是一件壞事,衛生署、報章雜誌都有報導,其實應該燒到39度才能退燒,醫院是為了安撫你們這些擔心的家長,才說38度退燒,醫院有醫院的做法,外面有外面的做法。」

我去爬了一下文,發燒是身體啟動免疫機制,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,過度退燒不是一件好事。我好像很早以前就知道這件事,但常常被發燒中痛苦呻吟的孩子嚇到忘記,發燒38度以上又不超過39度,而且半夜持續輾轉反側四個小時不得好眠,哪位父母能眼睜睜看著孩子如此煎熬,我拜他為師。不過,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,愛孩子不要反而害了他們,在此提供相關文章及連結....



文.曾慧雯 (2010/09 康健雜誌 142期 )

孩子半夜發高燒,父母急得有如熱鍋上的螞蟻。退燒藥、冰枕、散熱貼片安全嗎?究竟該不該用?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篇,說中很多為母的心聲,也是當頭棒喝

(作者:不詳)

一天即將結束,小孩也都上床睡了,家裡東西都歸位以後,我累得什麼都不想再做。捨不得馬上睡,於是躺在床上把電視打開來,剩餘的體力只夠做這不費力的事情。

電視一開,是個在介紹美國監獄的節目,懶得再轉台,就看下去吧。記者在紀錄重刑犯的生活;他們每天的生活被安排的很緊湊,幾乎沒有個人時間,每天的活動也都是一樣,日復一日在做同樣的事情。

記者跟幾個重刑犯坐下來,問他們對監獄生活的看法。以下是一些他們的想法: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年6月11日 18:31.香港電臺知名主持人梁繼璋曾給兒子寫過一封信,這封信很快流傳於各大網站,很多父親看後感觸很深,我覺得不只給兒子,其實適合所有人看!

下輩子,無論愛與不愛,都不會再見~送給兒子的備忘錄

我兒:寫這備忘錄給你,基於三個原則:

(一)人生福禍無常,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,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。
(二)我是你的父親,我不跟你說,沒有人會跟你說。
(三)這備忘錄記載的,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,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。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文 / 陳安儀

放暑假前的最後一個週五晚上,小樺的老公在即將開幕的串燒店裡舉行一場為我們露營夥伴「老爹」的慶生會。那天晚上,許多露營的朋友都到齊了,一方面為串燒店捧場、試菜,一方面也歡度一個狂飲之夜,大人、小孩都很期待。

週五早上,我與新的工作人員慧如一起到「媽媽play」大安店裡去整理東西,傍晚回到內湖。我開車直奔兒子的畫畫班,準備把一群一起畫畫的小孩,一起接去小樺老公店裡先吃些東西。

婆婆看我到了,就準備離開,走之前對坐在畫畫班門口邊看漫畫、邊等弟弟的姊姊說:「那妳等一下坐妳媽媽的車喔!阿嬤先回去了!」

當時我正好去洗手間沖個手,剛走出廁所門口,便看到阿嬤一邊低頭檢視自己的腿,一面很生氣的大聲說: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 / 陳安儀

今天去「學學文創」演講,對象是INTEL的同仁。有幾個家長提到的問題很有意思,但當場沒有機會詳細討論,回家後我想到一些事情,補寫在這裡:

有位媽媽提到,他們家的孩子跟媽媽很有話說,經常回到家就一直講、一直講,有時候媽媽手邊有事正在忙,或是有時候自己也想休息、看看電腦什麼的,但孩子總想纏著媽媽聊天。這讓媽媽很兩難:一方面覺得不應該拒絕小孩,一方面又想要有點自己的時間。

剛好,前兩天我的好友「主婦」拿了她的新書「媽媽就是要這樣當」給我,我看到其中有一段有趣的描述,正好跟這個問題有關。她說,全職家庭主婦每天一定要給自己一個休息的時間。所以,每到晚上八點鐘,她要開始看日劇的時候,就會跟兩個習慣性的把「媽媽東」「媽媽西」掛在嘴邊的女兒說:

「你們的媽媽下班了,現在開始,請叫我『張小姐』。」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兒子去美國留學,畢業後定居美國。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蘇珊。如今,小孫子托比已經3歲了。

今年春天,兒子為我申請了探親簽證。在美國待了三個月,洋媳婦蘇珊教育孩子的方法,令我這個中國婆婆大開眼界。

不吃飯就餓著

每天早上,托比醒來後,蘇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,就自顧自地忙去了。托比會自己爬上凳 子,喝牛奶,吃麵包片。吃飽後,他回自己的房間,在衣櫃裏找衣服、鞋子,再自己穿上。畢竟托比只有3歲,還搞不清楚褲子的正反面,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。有一次托比又把褲子穿反了,我趕 緊上前想幫他換,卻被蘇珊制止了。她說,如果他覺得不舒服,會自己脫下來,重新穿好;如果 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,那就隨他的便。那一整天,托比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,蘇姍像沒看見一樣。

又一次,托比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,沒多大會就氣喘吁吁地跑回家,對蘇珊說:“媽媽,露西說我的褲子穿反了,真的嗎?”露西是鄰居家的小姑娘,今年5歲。蘇姍笑著說:“是的,你要不要換回來?”托比點點頭,自己脫下褲子,仔細看了看,重新穿上了。從那以後,托比再也沒穿反過褲子。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Handler.jpg

文 / 奇蜜父母學習電子報

端午節快到了!今年您打算如何帶孩子渡過端午佳節呢?在您和孩子分享或進行各式各樣的端午活動時,如果他拋了一大堆的「為什麼……」,那您可要把握這大好機會,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,讓他對端午節有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,千萬不要敷衍他、讓孩子茫茫不知所以然喔!

這裡收集了端午節的各種習俗,面對孩子可能有的各種好奇與疑問,我們為忙碌的您事先準備好解答,不必再怕孩子的為什麼了,您也可以成為孩子崇拜的端午萬事通喔!

端午民俗Q&A大集
以下這些問題都以孩子的口吻提問,在配合孩子的理解程度下,您可以用自己平常和孩子對話的方式,將一些端午點滴告訴孩子,和孩子展開一段節慶的對話!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篇是父母的教戰手冊
有誰一生下來就知道要怎麼當父母
如同汪老師說的「父母的1堂課,勝過孩子的100堂才藝課」
從小就好好教,比以後花10倍功夫去糾正要好得多
非常實用

pthuang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( 汪培珽演講文整理 )

 

第一堂課: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nEO_IMG_DSC05171.jpg
(小曼自己說要幫忙,通常她努力過後,我還是要再掃一次)

文 / 禎娘 (來自:babyhome)

教小孩作家事,
最需要的就是『耐心』跟『不要怕孩子太小』,
那些大人做起來輕而易舉的事情,
看她在那邊慢慢弄,
東抓西抓找不到要領,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好文章,感謝樓長轉寄

猶太裔大陸籍華人的故事

作者 / 不詳

1992年,當我輾轉回到以色列的時候,13歲的老大、12歲的老二和10歲的小女兒都還暫時留在中國。 選擇在那時回到以色列,完全是窮途末路: 我的父親是猶太人,二戰時逃亡 到上海,並在那生下我。 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了我們,12歲那年父親去世,我就成了孤兒。長大後,我在上海銅廠當體力女工。結婚生下3個孩子後,丈夫離我們而去。留在上海,滿眼都是痛苦的回憶。

正好那時中以正式建交,懷著一種逃避的心情,我成為了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猶太後裔。初到以色列的日子,比想像中要困難許多。 我不懂得那語言(父親教的古希伯萊語早已不在以色列使用),不懂得移民優惠政策(新移民可以有一筆安家費)。在特拉維夫的大街上,我壓根不知道怎樣才能生存下去。 我從上海帶去的積蓄只能維持3個月的生活開支,我必須找到賺錢的辦法,還要早日把孩子接到我身邊。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讓嬰兒嚐一口酒及咖啡,他們一定會馬上吐出來,然後放聲大哭。因為嬰兒基於本能會知道這類物質是「毒物」,不是「食物」

松田麻美子◎著

我們攝取到體內的東西有兩種。

一種是「食物」,是維持生命的材料,它是身體的肌肉活動及器官運作所需能量的來源,也是製造血肉、修復組織及產生化學反應所需的原料,也可作為輸送氧分的工具。

另一種是不具上述功能、不能幫助維持生命的物質,是只會浪費身體重要能量、必須被排出體外,甚至會傷害身體組織、妨害生命機能的有害物質。自然養生將這類物質歸類為「毒物」,以與「食物」作對比。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pthuang碎碎念:

看到下面這篇文章,就想起一件同事轉述的趣事
同事生了雙胞胎,而且兩個都是男孩
是今年夏天才脫離尿布的那種三歲幼兒
弟弟是那種古靈精怪的聰明小孩
某日,天氣熱兩小都穿著小短褲
弟弟拿著CD,看著CD中間的圓孔
突發奇想的把短褲裡的小雞雞從大腿邊褲管拉出來

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